1.進行創作之前,盡可能畫出更多的草稿,用黑白灰去表現,考慮畫面的切分、元素的布局、以及傳達出的氛圍感。不用去刻畫過多細節,暗示就成。草稿一定要用自己最放松的方式去畫,這樣畫面也會反饋你一個簡潔有力的畫面。
2.在這五個草稿中我選擇了這一張,這張最符合我腦中的畫面,在動筆之前,其實可以花一段時間 好好醞釀你最終想要的畫面是怎么樣的,如果能在腦中先畫一遍最好,胸有成竹,下筆自然肯定快速了。
3.這個階段,快速的疊加顏色,整體去考慮,細節不管,把你想要的顏色全部灑入畫面中,這樣之后刻畫細節的時候用吸管去吸取畫面的顏色就行了,不用再重新選取,非常方便。而且這個時候疊加顏色完畢,縮小整個畫面與最終完成稿子色彩上相差不大,說明一開始就鋪墊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。
4.顏色確定之后,就可以放入各種材質了。素材還得靠平時留心積累,一個好的原畫設計師,他的素材往往都特別豐富,而且分類清晰,方便快速查找。
5.材質全部放入后,開始休整邊緣,調整顏色,以便讓素材更好的融入畫面中,然后開始塑造地表的起伏,地表的起伏在場景中尤為重要,就算是平原,也不是一馬平川,否則看起來就會很平波。
6.帶入更多的細節,到這個階段,感覺畫面左邊太過于空曠,而且視覺重心不是太突出,所以加入左邊的巨型山石,引導觀眾的視野投向畫面的中心點。建筑和道路慢慢開始成型,細節越來越豐富。
7.細節刻畫到差不多的時候,提升了整個畫面的亮度,調整對比度,讓視覺中心點(畫面的右側的建筑群)更突出,特別建筑群前面的道路,用很強的暖色調提亮,會讓觀眾第一時間看到這里同時加入了前景的馬和天空上的飛鳥,讓整個畫面生動,同時對比出場景的大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