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都多大了還在看動畫片,幼不幼稚啊?你能不能去正經學點東西,每天畫畫能養活自己么?你打游戲有什么用?我看你就是沉迷網癮……
相信這些言論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聽到過,不管是來自長輩還是朋友,總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紙片人的世界到底有什么好。而大部分同好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回應這種偏見。吵吧,人家會覺得你不懂事;不吵吧,又會被當做默認。
那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,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游戲動漫,而為什么又有很多人不接受這種形式的文化娛樂。
游戲動漫,都是我們常說的二次元的作品形式,因為呈現形式是通過平面圖片故而又被稱為二次元,相對現實就是所謂的三次元。從上個世紀90年代,國人開始大量接觸更符合東方人的價值體的日本動畫漫畫游戲。扁平化的美型畫風和腦洞大開的故事吸引了一大批讀者,其實不少人成為了中國動漫行業的第一批作者,形成了獨立于大眾體系外的小眾文化。一直磕磕碰碰走過了最初的十幾年,才逐漸被官方所關注。所以我們現在能在電視臺里看到的,更多還是動輒幾百集的幼教類單元動畫,最多適齡的人群不會超過12歲。而網絡上,卻是百花齊放。
這也正是因為這個,你會發現如果是一個沒有去刻意接觸了解這個圈子的人,那么他們能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來源于官方,而官方給的作品大都是低幼向的,于是固有印象形成(當然《大圣歸來》后這種情況有了明顯好轉)。而現在被列為正規體育競技的游戲,甚至曾一度被列為網癮范疇。
每個時代都會出現能吸引人的東西,只是這個時代恰好是游戲動漫,娛樂成癮的鍋說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,作品本身不該因為吸引小孩子就被定義為幼稚和有害。要知道80、90、00著一大批孩子,有多少是伴著二次元長大從而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的。
那要怎么去和父母長輩溝通這種誤解呢?其實很簡單,大部分的誤解源頭是:玩物喪志不賺錢,學習不好沒工作——對,養不活自己就是原罪。沒事多和家里溝通,好好自己把功課做好,大學生可以時不時和父母聊聊就業前景,或者干脆實打實的找一份相關工作或兼職賺到錢,家里人自然閉嘴。
反正這個行業里自學成才、跨專業就業的人并不少,如果你對現狀不滿,也完全可以去報班學習相應的技能。而奇天CG學院開設漫畫插畫獨立課程實體班。零基礎入學,完全根據個人需求制定課程計劃,由主講教師進行專業1對1輔導,不設助教、穩定提升。
還設有各種免費公開課,等你來約!